評估及治療
評估及治療
A. 評估
物理治療師會根據學生的診斷,透過臨床觀察及評估,分析學生在體能發展上的問題,從而訂定學生的治療目標。
評估的範圍包括:關節的活動幅度、肌肉力量、大肌肉發展、身體的平衡及動作協調能力、步行能力及步姿分析、肺功能等。
![]() |
![]() |
量度關節的活動幅度及肌腱的伸展度 | 大肌肉發展評估 |
![]() |
![]() |
評估肌肉力 | 肺功能測試 |
B. 治療 物理治療師會根據學生的評估結果及發展需要,設計合適的治療活動以提升學生的體能。除了定期進行個別或小組治療外,物理治療師亦會與全校的教職員協作,配合學生在學校的生活流程,把訓練融入學生的生活流程內。 當中包括參與早操課的編排、安排學生於課堂內企架、安排學生於小息時作步行訓練或電動輪椅駕駛訓練、因應不同的環境及需要安排學生使用不同的輔行工具等。 |
1.個別治療 治療師以一對一的形式為學生進行訓練。 |
|
![]() |
![]() |
拉筋 | 利用沙包增強臀部肌肉力量 |
![]() |
![]() |
利用健體球鍛鍊背部肌肉力量 | 利用肌肉神經電刺激改善肌肉控制及力量 |
![]() |
![]() |
耐力訓練 | 利用Lite gait 進行步行訓練 |
![]() |
![]() |
訓練平衡力 | 步行訓練 |
![]() |
![]() |
電動輪椅駕駛訓練 | |
![]() |
|
推輪椅訓練 | 利用吊機訓練步行 |
2.小組治療 治療師把體能和需要相近的學生組合,透過悉心設計的活動和組員間的互動,營造一個歡樂的治療氣氛,提升學生的體能狀況。 |
|
![]() |
![]() |
地蓆運動小組 | 循環體能訓練小組 |
![]() |
![]() |
核心肌肉訓練小組 | 身體平衡訓練小組 |
![]() |
![]() |
水療小組 | 體適能訓練班(徒手步行組) |
![]() |
![]() |
體適能訓練班(輔行工具組) | 體適能訓練班(輪椅組) |
3.站立訓練 物理治療師會安排有需要的學生每天於課堂內作站立訓練一小時,目的為減低學生筋肌攣縮的機會;保持骨質密度; 改善血液循環及提供正確的受力感覺。 |
|
![]() |
![]() |
企架
|
使用電動企架進行企立訓練
|
4.早操 物理治療師亦參與學校早操課的編排,組合體能相近的學生,設計合適的活動,讓學生於早操時段進行,以加強學生的運動意識及強化學生的體能。 |
![]() |
5. 選購和改裝復康器具 因應學生的需要,物理治療師會協助學生選購或改裝輔助器具如輪椅、手推車、學行架、手杖、企架等。在有需要時,治療師亦會協助學生申請資助購買復康器具。 |
![]() |
製作輪椅的背墊、身軀側墊、座墊及檯面板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