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學
課程特色
科學(中一至中三)課程以主題形式設計,提供寬廣而均衡的學習經歷, 可延續學生在小學階段常識科中與科學相關元素的學習。課程是為了發展初中學生的科學素養、相關的科學過程技能,以及加強學生對科學為我們的生活和環境所帶來影響的認識。這有助學生在這個科學科技迅速變化的時代,可應對於個人和社會情境中的不同機遇和挑戰。
學習宗旨和目標
本課程的宗旨是讓學生:
- 培養對科學的好奇心和興趣;
- 掌握基本科學知識和技能,並體會科學與其它學科的關連;
- 發展進行科學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;
- 運用科學語言來溝通與科學相關的意念;
- 了解科學本質;
- 發展綜合運用科學和其他相關學科的知識與技能的能力;
- 認識科學對社會、倫理、經濟、環境和科技所產生的影響,並培養負責任的公民態度,致力促進個人和社區健康;
- 為將來在 STEM 相關領域進修或就業作準備;
- 成為科學的終身學習者,以促進個人發展。
本課程的學習目標分為三個範疇:知識和理解、技能和過程,以及價值觀和態度。
1. 知識和理解
學生應能:
- 掌握基本科學知識和理解一些科學現象、事實、概念和原理;
- 以統一概念明白各科學學科間的聯繫和整體的連貫性;
- 學會使用科學的詞彙、術語和慣例;
- 應用科學知識和技能解決日常生活的簡單問題。
2. 技能和過程
學生應能:
- 仔細觀察、作出適當的提問、辨識和設定問題;
- 正確地使用儀器和設備進行實驗;
- 擬定假說作出探究、控制變量、計畫和進行探究;
- 作出準確的量度、使用圖像和圖表顯示實驗結果、收集和分析數據以作 出結論;
- 運用基本科學語言與他人交流意見;
- 以科學化、明辨性和具創意的思維思考;
- 綜合運用知識與技能來與人協作解決實際生活情境中的問題;
- 積極參與小組討論,並有效地與組員合作;
- 培養分辨事實、迷思和想法的能力,以作出明智決定。
3. 價值觀和態度
學生應能:
- 對科學產生好奇心和興趣,並欣賞自然界的奧妙和科技世界的發展;
- 尊重一切生物和環境;
- 持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,實踐健康的生活方式;
- 明白科學的用處及其局限性,以及科學知識的演變性質;
- 知道科學、科技、社會和環境之間的關係,並培養負責任的公民態度;
- 培養對日常生活中安全問題的認識,理解其背後的原因,並採取適當的 行動以避免發生事故和降低風險;
- 明白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,並為環境的持續發展作出理智的行動。
活動照片
![]() |
同學進行「超級電容模型船運載大賽」 |
![]() |
中學組及小學組 「無線充電超級電容模型車運載大賽」季軍 |
![]() ![]() |
同學們細心地把種子放進水耕容器 |
![]() |
水耕種植的羅馬生菜約三十天便可收成 |
![]() |
學生把老鼠夾模型車放上賽道 |
![]() |
老鼠夾模型車比賽中學組亞軍 |
資訊連結